书名: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 作者:冯萌/宋志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译者: 出版日期:2021-9 页数:364 ISBN:9787111689164 | 8.4 豆瓣评分 | 当当购书 | AI搜索 | B站搜索 | 百度搜索 |
近年来,在外部监管压力加大和企业自身管理需求提升的双重推动之下,我国社会各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得到了巨大改观,但我国企业内控实践中仍存在四大通病:
1) 掩耳盗铃——企业无视风险和基本内控要求,管理跟着感觉走;
2) 形而上学——企业虽然有了基本内控概念,但工作开展套用监管要求、照搬模板、追求形式,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3) 空中楼阁——企业内控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制度流程也基本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但因为缺乏有效的落地手段,最终流于形式;
4) 刻舟求剑——企业基本完成了内控体系的搭建和执行,但因长期一成不变,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一书汇集作者近二十年的内控咨询与培训经验,基于成熟的内控理论框架,采用丰富的现实案例及企业实操经验教训,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理解内控,掌握内控。
1. 认识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由来已久,其理论发展至今,全球范围的多家机构提出了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成果。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则主要受到企业自身需求和政府部门监管要求两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得到逐步加深。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企业本质上需要回答关于内控的3个问题:
1) 企业为什么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2) 企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控制措施?
3) 企业如何确保控制措施落地?
2. 理解企业内控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逻辑
理性的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在内控方面所进行的投入能够形成有效的产出,因此理解内部控制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逻辑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内控支撑战略制定及落地
2) 内控实现风险控制“常态化”及“系统化”
3) 内控提升企业执行力
4) 内控实现企业管理沉淀
5) 内控遏制舞弊
6) 内控实现企业合规
3. 企业内控工作的逻辑起点——风险识别、评价与策略制定
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价值在于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而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提升内控体系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必须清晰回答下列关键问题:
1) 企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有效识别这些风险?
2) 这些风险对企业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
3) 对于这些风险,企业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制定何种应对策略?
4) 企业如何将应对策略落地执行?
4. 有效选择与应用内控措施工具
控制措施工具选择与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落地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企业管理者应熟练掌握典型内控措施工具,结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应用。
1) 控制措施制定原则
2) 内部控制措施工具详解
职责
控制文化
规划
授权与审核/审批
账簿
牵制
资产保护
监督
表单与记录
信息沟通
考核与奖惩
流程与标准
信息化
5. 在典型业务场景中应用内控工具
企业内部控制可划分为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循环的划分有助于限定内控事项范围,实现对关键问题的聚焦,通常也是对企业内控进行分析、搭建内控体系框架的常见方法。在业务循环层面应用内控,通常从控制目标、组织架构及职责体系、关键业务环节控制措施制定入手。
1) 业务循环的划分
2) 业务场景中的内部控制
销售业务中的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中的内部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内部控制
存货管理中的内部控制
资金活动中的内部控制
3) 业务层面的内控分析
6. 推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内部控制的工具方法作为内控体系的基础要素,其自身并不能转换成企业的内控体系,犹如仅仅凭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是无法直接筑起一座高楼大厦的。企业内控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涉及规划、搭建、维护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更具体的,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通常需要基于经典理论框架,聚焦如下几类关键活动:
1) 基于内控体系建设路径,输出关键内控成果;
2) 培育内控体系建设关键因素,实现动态风险评估,强化信息沟通,形成关键内控闭环;
3) 确保内控体系中各类重要角色的有效参与;
4) 建立内控体系的有效维护、评价与持续提升机制,提升内控体系可落地性。
如世界畅销管理读物《基业长青》中所提出的,伟大的企业应该将精力用于“造钟”而非“报时”,即企业应建立持续解决问题的机制而非解决表面问题——本书希望企业在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应用,以实现这样一种良性机制。
相信本书能对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内控相关从业人员、高校商科学子及其他希望了解内部控制的读者带来切实帮助。